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24-2025年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策略,重点防控菌核病、黑胫病、根肿病、蚜虫、猿叶甲等

2024-12-02 17:08810

做好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是提升油菜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受病原菌累积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菌核病在各油菜种植区持续加重为害,根肿病在长江流域发生范围持续扩大,跳甲、猿叶甲等害虫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及北方、青藏高原油菜产区为害加重。据气象预测,今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少,局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适宜地下害虫、蚜虫、苗期立枯病、猝倒病发生为害;冬季过程性降温将增加油菜菌核病、黑胫病等病害感病风险。为加强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效果,减轻危害损失,夯实油菜丰收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关口前移、治早治小的防控策略,紧盯油菜播种期、苗期、蕾薹期、花期和青角期等病虫害预防控制关键时期,综合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合理施用杀虫剂、杀菌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防病虫控危害和提单产有机统一。

 

二、防控对象

 

长江中下游及南方三熟制油菜产区: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南部等区域,主要为冬油菜区,重点防控菌核病、根肿病、立枯病(根腐病)、霜霉病、蚜虫、猿叶甲等,兼顾白粉病、黑胫病、黑斑病、黑腐病和地下害虫、菜青虫、小菜蛾、跳甲等病虫。

 

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油菜产区: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等区域,主要为冬油菜区,重点防控菌核病、根肿病、蚜虫、跳甲等,兼顾白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和地下害虫、菜青虫、小菜蛾、叶甲等病虫。

 

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部分地区、河南中北部、陕西中北部以及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区域,既有冬油菜,也有春油菜,重点防控菌核病、黑胫病、白粉病、油菜角野螟、跳甲等,兼顾白锈病、霜霉病、黑斑病和小菜蛾、菜青虫、欧洲粉蝶、甜菜夜蛾、蚜虫、叶甲、茎象甲等病虫。

 

三、防控措施

 

(一)油菜播种期

 

一是选种和种子处理。因地制宜选种耐密、高产、抗倒、抗(耐)病的优质高效的油菜品种。根肿病重发区可选种华油杂62R、华油杂5R、华油杂115R、圣光165R、中油926等抗(耐)性品种,并适当推迟播种期。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选种抗寒(冻)、耐旱、抗病、丰产的强冬性品种。可选用在油菜上登记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减轻苗期病虫为害。

 

二是轮作和土壤处理。条件适宜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大麦、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菌源量以及虫源基数,减轻油菜病虫害的发生程度。菌核病重发区,可选用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根肿病常发区可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钙)进行土壤处理,减少田间菌源量。

 

(二)油菜苗期

 

重点防治蚜虫、霜霉病、猿叶甲、立枯病、根肿病、菌核病等病虫,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还要防治白锈病、黄曲条跳甲、油菜茎象甲等病虫。在合理施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控病虫害的同时,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抗病抗逆能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糠氨基嘌呤、多效唑等。

 

油菜蚜虫达到百株500头时进行施药防治,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喷雾。当田间明显可见猿叶甲幼虫时,可选用辛硫磷等药剂进行兼治。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发生区域应在幼虫三龄前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鱼藤酮、噻虫嗪等防治跳甲类害虫。

 

立枯病在田间发现零星病株后,应及时施药防治,控制蔓延。霜霉病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可选用乙蒜素、代森锌等喷雾。菌核病发生田块可在局部进行药剂防治,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盾壳霉等生物制剂,及时进行苗期预防,抑制菌核萌发,减轻花期防控压力。根肿病发生区,可使用生物菌肥、生根剂、免疫诱抗剂等,提高植株抗逆性,田间发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离田销毁。

 

(三)油菜蕾苔期

 

蕾薹期重点防治蚜虫、预防病毒病,兼治菌核病、霜霉病等。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还要关注白粉病、白锈病、菜青虫等病虫。抓好油菜蕾薹期病虫害防控能有效实现病虫防控关口前移,压低花角期病虫发生基数。同时,可喷施二氢卟吩铁、氨基酸水溶肥、新美洲星有机水溶肥等增强油菜抗逆抗病虫能力。

 

当田间明显可见蚜虫危害时应及时进行防治,预防病毒病发生流行。蚜虫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生物制剂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菌核病常年重发区或出现秋苗发病区域,田间明显可见茎基部感染时应采用全株喷雾方式及时防治,药液要求能够接触到油菜植株茎基部和地表土壤,杀灭土壤中已经萌发的菌丝和形成的子囊盘,药剂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腐霉利、咪鲜胺等。霜霉病重发田块可添加代森锌、乙蒜素等兼治。

 

(四)油菜花期

 

重点防治菌核病,兼治白粉病、白锈病等病害。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还要关注霜霉病、小菜蛾、蚜虫和预防缺硼引起的花而不实。施药时可向药液中添加具有增效作用的磷酸二氢钾、硫肥、速效硼等,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落实一促四防

 

菌核病重发区全面落实油菜开花始盛期(油菜主茎开花率达80%左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50%左右)的药剂预防,如遇连阴雨、花期持续时间长等适宜病害发生流行天气,盛花期(75%的油菜枝梗已开花)须进行第二次药剂预防。药剂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咪鲜胺、异菌脲等药剂,以及盾壳霉或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霜霉病病株率达20%时,可选用乙蒜素乳油、代森锰锌喷雾。百株蚜虫量达到500头时可选用噻虫嗪、溴氰菊酯等药剂均匀喷雾施药,兼治其它害虫。

 

(五)油菜青角期

 

重点挑治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白锈病等。北方和青藏高原油菜产区还要重点防治角野螟、欧洲粉蝶、甜菜夜蛾、蚜虫等。

 

当田间有蚜枝率达到10%以上时施药防治。田间白粉病、黑斑病发病株率达到20%,且天气条件适宜时,可喷施氟唑菌酰羟胺等进行兼治。油菜霜霉病病株率达20%以上时选用合适药剂喷药防治,连续喷施1—2次,兼治其他病害。其他虫害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生物制剂、阿维菌素乳油、或溴氰菊酯、噻虫嗪等化学药剂喷雾,连续喷施1—2次。

 

四、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科学用药。选用三证齐全、质量合格的对路药剂,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做到打准时期、用足药量、科学混配、交替用药。植保无人机施药时,每亩用水量不低于1.5升,并添加沉降剂。

 

二是注意保护蜜蜂。油菜花期施药时要避免使用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以防影响蜜蜂采蜜安全。

 

三是注意抗性治理。要加强抗性监测和治理,已产生抗药性的地区要改用其它药剂,如菌核病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抗药性,要停用多菌灵等药剂,提高防效。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盛花期降水″西多东少″!预计2025年冬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上游、江南偏重发生
今年全国冬油菜种植面积1.08亿亩,与去年持平。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前期菌核病普遍发生,油菜盛花期降水呈现″西多东少″的趋势,预计2025年冬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上游、江南偏重发生,长江上游的其他地区以及中游地区中等发生,长江下游、陕南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发病盛期,西南、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

2025-03-2561

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当前阶段总体呈轻发态势
当前小麦生育期,西南大部、湖北处于拔节至孕穗期,云南局部开始灌浆;陕南、安徽、江苏、浙江等沿江麦区大部处于返青起身期;黄淮、华北和西北地区东南部从南到北陆续返青。由于秋播拌种等防控措施到位以及冬季气候条件总体对病虫不利,当前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呈总体轻发态势,截至3

2025-03-2062

气温逐渐回升,全国冬小麦返青起身需注意倒春寒 ″潜在危机″
″雨水″将至,全国气温逐渐回升,主产区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主产区墒情总体适宜,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旺长,稻茬小麦苗情偏弱,局地旱象露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冬春连旱、″倒春寒″发生风险高。同时,病虫草害基数

2025-02-1860

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如何防治?氟噻草胺、砜吡草唑、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被推介
今年秋季我国秋播小麦、油菜主产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光热条件好,田间杂草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为提高秋播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研究制定了《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受轻简化栽培技术普及、播收

2024-11-14143

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被推介用于秋播小麦药剂拌种
近日,为有效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危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

2024-11-14136

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如何防治?氟噻草胺、砜吡草唑、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被推介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今年秋季我国秋播小麦、油菜主产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光热条件好,田间杂草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为提高秋播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研究制定了《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受轻

2024-10-1488

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被推介用于秋播小麦药剂拌种
近日,为有效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危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

2024-10-14121

玉米南方锈病预计偏重至大发生!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药剂被推荐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南方玉米周年种植区越冬,夏季随气流和风雨由南向北以夏孢子长距离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最适发病温度为24—28℃,且田间相对湿度高时流行迅速。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呈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趋势。据

2024-1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