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24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及市场行情

2025-02-11 16:26510

2024年,是我国小麦丰产刷新历史的一年,全国小麦总产量首次突破1.4亿吨,单产继续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但受宏观形势、人口结构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小麦制粉消费有所下降,并且受制于玉米价格大幅回落,小麦饲用消费亦明显减少;小麦进口量虽有所下降,但年度总量依然超过1000万吨。


2024年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上半年麦价大跌12%,新麦上市后,政策增储支撑价格,麦价跌势放缓,下半年跌幅仅约4%。最终,2024年小麦行情以2830元/吨起步,以2400元/吨收尾,全年下跌超15%。


2025年,小麦生产仍将面临异常天气挑战,进口总量预计大幅下降;各类经济刺激政策持续推出,整体消费有望逐步好转,饲用有望恢复;最低收购价格上调至1.19元/斤,显示政策托底决心。因此,当前小麦″政策底″已经较为明显,各种有利因素综合发力,新年度麦价有望企稳向好。


2024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回顾


1. 小麦单产提升,产量首次突破1.4亿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提供的数据,2024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23587.4千公顷,比2023年减少39.5千公顷,同比下降0.2%;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939.6公斤/公顷,比2023年增加150.8公斤/公顷,同比增长2.7%;小麦总产量14009.9万吨,比2023年增加359万吨,同比增长2.6%。


QQ20250211-105543.png


2024年我国小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在种植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持续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田间管理水平提高,为小麦增产奠定了基础;加之小麦生长期气候条件配合较好,小麦单产得以大幅提升,一扫上一季″烂场雨″阴霾,最终成就了历史级别丰产。同时,整体粮质较2023年大幅改善,河南三等以上小麦占比达到97.3%,较2023年增加32.9个百分点;安徽三等以上小麦占比98.3%,较2023年增加13.1个百分点。


2.成本有升有降,小麦综合投入持平


年度小麦种植投入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但因小麦价格下跌,农户种植收益下降。2024年麦收后对河南省小规模种植户的调研结果显示,综合评估亩均投入约580元。其中,物质费用方面,因2023年″烂场雨″、种子费用增加,种植期化肥价格下跌、支出下降,病害防治压力较大、农药支出增加;机械作业、灌溉费、劳务成本总体稳中略降,综合判断投入持平。虽然亩产量显著恢复,但小麦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按2024年7月上旬二级市场价格1.22元/斤计算,出售标准品小麦亩均毛收入约1085元,综合测算平均收益约565元/亩,同比减少约55元。针对租地主体,考虑到地租成本,则部分地租较高的种植主体收益可能为负。


QQ20250211-110110.png


3.小麦品质较好,饲用消费同比减少


2024年,我国小麦产需再度呈现供大于求格局,主要原因是小麦消费的两大主力口粮和饲用均出现下降。据估算,小麦消费总量约12080万吨,同比下降1410万吨。其中,制粉消费8320万吨,同比减少80万吨,因2024年我国人口总量增长停滞,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发展;饲用消费约2200万吨,同比减少1300万吨,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较低,大多数地区小麦饲用不具备性价比;工业和种用消费约1560万吨,同比减少30万吨,主因是种植面积保持平稳,白酒生产下降,小麦品质较好,进入酒精、制胶等领域的工业用小麦数量下降。


QQ20250211-110142.png


4.扩大收储规模,吸收市场过剩


供应由于新季小麦丰产,下游消费又不甚理想,新粮上市季各市场主体收购力度有限,小麦价格弱势运行。为了稳定市场价格,防止出现″卖粮难″现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安排,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启动中央储备小麦轮入收购的同时,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增加2024年产小麦收储规模,以政策收购吸收过剩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截至2024年12月,中储粮累计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8个小麦主产省设立了440个收购库点,有力支撑小麦市场。在政策收储支撑下,小麦主产区企业门前收购价格维持在2400~2500元/吨之间。


5.年度进口减少,美麦占比大幅下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58亿吨,同比减少2.3%;进口金额为490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减少14.5%。其中,小麦进口1118万吨,同比下降7.6%。这是自2020年以来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尤其是2024年四季度,因国内小麦供应充足、价格较低,小麦进口量断崖式下降,月度降幅达到70%~80%。从来源国看,小麦进口前五位依次是:进口澳大利亚小麦335.7万吨,占比约30%;进口加拿大小麦252.5万吨,占比约23%;进口法国小麦229万吨,占比约20%;进口美国小麦190万吨,占比约17%;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约60万吨,占比约5.4%。其中,进口澳大利亚、法国、哈萨克斯坦小麦占比提升,进口美国小麦占比大幅下降,进口加拿大小麦份额基本稳定。


QQ20250211-110231.png


2024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1.市场粮源充足,增储提振信心


2024年,国内小麦行情整体回落,按照价格下跌速度可以分为″急跌″和″缓降″两个阶段。


QQ20250211-110428.png


第一阶段(1月至5月中旬),由2830元/吨至2530元/吨的急跌阶段。2024年主产区小麦以2830元/吨开局,在经历了节前集中售粮和节后集中采购的震荡后,至3月份,在消费疲软的拖累下,小麦价格开始走弱。并且随着新季丰产预期逐渐明朗,部分囤粮主体开始出清库存,市场粮源充足,小麦价格以每月100元/吨的幅度下跌。至新粮上市前跌至2530元/吨,5个月时间下跌300元/吨,跌幅达10.6%。


QQ20250211-110449.png


第二阶段(5月下旬至12月底),由2530元/吨至2400元/吨,政策收购支撑下的缓降阶段。5月下旬新粮开始上市,初期产区企业收购价格在2480~2520元/吨水平,在产量高、质量好的背景下,面粉企业不担心缺粮,在补充库存之后,普遍降低收购力度。与此同时,玉米价格持续低于小麦,饲料企业并未大量采购小麦。因此,产区小麦收购价格快速回落至2400~2450元/吨。为防止″卖粮难″出现,从6月份开始,中储粮在产区大规模增储,市场信息显示,增储价格普遍在2500元/吨左右,强势支撑起产区价格,大幅缓解了小麦下跌趋势。至2024年底,口粮和饲用消费表现不佳,导致小麦价格持续阴跌,节日采购等因素并未托起麦价,仅有少部分主体在年底入市囤粮,多数主体仍在观望。2024年12月末,小麦主流收购价格维持在2400元/吨,7个月时间下跌130元/吨左右,跌幅5%。


2.产量质量俱佳,产区基本同价


2023年由于″烂场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受损,因品质差异较大,小麦价格明显拉开档次。优质的″未受损″小麦相对稀缺,即使价格较高,依然受到储备库和面粉厂追捧;低品质的″受损小麦″由于价格低廉而性价比出众,被饲料企业大量抢购,市场主体各取所需使小麦收购快速进行。


而2024年,小麦产量、质量俱佳,各省对当地样品质量监测结果显示,主产区小麦品质普遍在三等以上,达到一等的比例较上年大幅提高。其中,河南一等小麦样品占比达63.1%,较上年升高46.6个百分点;安徽一等小麦样品占比67.5%,较上年升高29.2个百分点;江苏一等小麦样品占比73.3%,较上年升高19.0个百分点;河北一等小麦样品占比达80.6%,较上年升高24.9个百分点。


QQ20250211-110522.png


与此同时,主产区政策增储收购价格普遍在1.25元/斤水平,导致各主产省之间价差很小,玉米价格较低使得小麦饲用较少,综合导致主产区小麦品质相近、价格趋同、饲用减少。无论是主产区内的调剂互补,还是向纯销区的外发量,均较2023年明显下降,市场预估整体售粮进度可能不及上年。


3.储备暂停投放,稳定市场价格


2024年,托市小麦除新疆有少部分投放外,其他省份均未进行投放,相关库存压力顺延至2025年。同时,为稳定市场价格、给新粮上市腾出足够空间,各级地方储备小麦轮出销售在2024年5月份陆续暂停,并且几乎持续至年底12月份才逐步开启销售,其未完成的出库销售任务同样顺延至2025年,由此导致2025年储备投放压力可能较大。


4.托市政策给力,稳产增产有望2024年9月下旬,2025—202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公布。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且将最低收购价水平调整由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


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5年和2026年当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9元,即2380元/吨,较上年提高20元/吨,如生产成本等发生较大变化,将另行按程序调整。


同时,继续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为3700万吨,并分两批次下达,第一批数量为333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


QQ20250211-110602.png


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已经连续五年上调,因小麦市场价格始终高于最低收购价,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从2021年至今均未启动。市场上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否持续产生了一些疑虑,而本次政策的及时发布,再次强调了国家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决心和恒心,消除市场杂音、稳定市场预期,为下一年度小麦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一文读懂江西省农业种植产业概况:面积、产量、品类结构、产区分布
江西省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省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变化分明。境内水热条件差异较大,多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依次增高,南北温差约3℃。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

2025-04-252

近8年中国逐步降低美豆依赖,2024年从美国进口占比降至21.1%
最近,彭博社报道,在本周上半段,中国进口商从巴西购买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这几乎相当于中国一个月平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这一举动显然是中国应对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策略之一。当前形势下,中国如何保卫大豆供应安全?4月11日,中国宣布将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这一反制措施展现了中

2025-04-1429

一文读懂山西省农作物种植产业概况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全省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

2025-04-1117

贸易战:乌克兰玉米或填补美国出口空缺,巴西大豆受益显著
在全球贸易局势因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而风起云涌之际,农产品市场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特朗普于 4 月 2 日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 10% 基准关税,并针对特定国家加征更高税率,如对中国加征 34% 关税,这一举措迅速引发连锁反应。4 月 4 日,中国宣布自 4 月 10 日起对所有美国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加上 3 月初已对价值约 2

2025-04-0931

西北地区首次纳入!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由主产区向后备潜力区延伸
日前,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西北五省区18家科研院所、农技推广等单位参加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兰州举行。据介绍,这是国家首次将西北地区纳入粮食丰产工程专项实施区域,标志着我国粮食产能提升由粮食主产区向后备潜力区延伸。西北地

2025-04-0233

2024年中国大豆产量2065.24万吨,连续3年保持2000万吨以上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大豆需求量持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大豆产业振兴发展。中国大豆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

2025-04-0143

Pro Farm新生物农药成分获美国环保署登记,未来将有新杀虫/杀线虫剂推出
Pro Farm Group近日宣布,美国环保署已批准RinoTec的登记。RinoTec(基于微生物)由ProFarm的科学家发现并开发,是一种新型生物防治成分,对植物寄生线虫、金针虫、粉虱、蓟马、螨虫、鳞翅目昆虫、玉米根虫,以及其他造成重大危害的叶面和土壤有害生物具有较强活性。RinoTec免除残留要求,表明其对人类健康和非靶标生物的风

2025-03-2735

美国农业部:2025/26-2034/35年度大豆、豆粕及豆油的贸易展望
美国农业部(USDA)于今年2月中下旬发布《2025农业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5年至2034年十年间全球农业发展的走势,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综合指标,如农场收入等诸多方面。该报告基于一系列特定的假设条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前景(2024年8月前的预测)、USDA全球农业供需形势展望(2024年10月WASDE报告的数据

2025-03-1752

美国农业部:未来十年大豆市场的贸易环境和供需走势
美国农业部(USDA)于今年2月中下旬发布《2025农业展望报告》。该报告预测了2025年至2034年十年间全球农业发展的走势,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综合指标,如农场收入等诸多方面。该报告基于一系列特定的假设条件,包括宏观经济发展前景(2024年8月前的预测)、USDA全球农业供需形势展望(2024年10月WASDE报告的数据

2025-03-1744

中国粮食进口重心正转向南美并呈现长期趋势
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农产品。相关农产品加税后将带来何种影响,近日受人关注。事实上,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其全球农业贸易的重心正向南美转移并呈现长期趋势。与之相应的,则是中国的大宗农产品贸易数字已出现一系列下降。这是国内

2025-03-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