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小麦吸浆虫防治、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定

2025-03-24 15:35680

2025年3月13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中国农业大学、河南省植物保护检疫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5个单位的专家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起草的《东亚飞蝗测报技术规范》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牵头起草的《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进行专家审议。


评审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对修订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专家组认为两项国家标准遵循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操作性强,对提升重要病虫害测报与防控效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一致同意通过审查。下一步将报批发布,并开展全国范围宣贯培训,助力″虫口夺粮″行动,夯实粮食稳产基础。


QQ20250324-095754.png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盛花期降水″西多东少″!预计2025年冬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上游、江南偏重发生
今年全国冬油菜种植面积1.08亿亩,与去年持平。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前期菌核病普遍发生,油菜盛花期降水呈现″西多东少″的趋势,预计2025年冬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上游、江南偏重发生,长江上游的其他地区以及中游地区中等发生,长江下游、陕南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发病盛期,西南、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

2025-03-2560

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等重大病虫害当前阶段总体呈轻发态势
当前小麦生育期,西南大部、湖北处于拔节至孕穗期,云南局部开始灌浆;陕南、安徽、江苏、浙江等沿江麦区大部处于返青起身期;黄淮、华北和西北地区东南部从南到北陆续返青。由于秋播拌种等防控措施到位以及冬季气候条件总体对病虫不利,当前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呈总体轻发态势,截至3

2025-03-2061

气温逐渐回升,全国冬小麦返青起身需注意倒春寒 ″潜在危机″
″雨水″将至,全国气温逐渐回升,主产区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的关键时期。当前,主产区墒情总体适宜,小麦苗情长势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旺长,稻茬小麦苗情偏弱,局地旱象露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气温起伏波动较大,冬春连旱、″倒春寒″发生风险高。同时,病虫草害基数

2025-02-1859

2024-2025年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策略,重点防控菌核病、黑胫病、根肿病、蚜虫、猿叶甲等
做好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是提升油菜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受病原菌累积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菌核病在各油菜种植区持续加重为害,根肿病在长江流域发生范围持续扩大,跳甲、猿叶甲等害虫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及北方、青藏高原油菜产区为害加重。据气象预测,今冬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少,

2024-12-0281

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如何防治?氟噻草胺、砜吡草唑、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被推介
今年秋季我国秋播小麦、油菜主产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光热条件好,田间杂草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为提高秋播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研究制定了《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受轻简化栽培技术普及、播收

2024-11-14143

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被推介用于秋播小麦药剂拌种
近日,为有效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危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

2024-11-14136

秋播小麦、油菜田杂草如何防治?氟噻草胺、砜吡草唑、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被推介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今年秋季我国秋播小麦、油菜主产区高温持续时间长,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大部光热条件好,田间杂草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为提高秋播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水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研究制定了《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2024年秋播小麦田和油菜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受轻

2024-10-1488

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被推介用于秋播小麦药剂拌种
近日,为有效预防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蚜虫、地下害虫等重大病虫危害,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土传、种传病害和蚜虫、地下害

2024-10-14121

玉米南方锈病预计偏重至大发生!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药剂被推荐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由多堆柄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南方玉米周年种植区越冬,夏季随气流和风雨由南向北以夏孢子长距离传播,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严重时也可侵染苞叶和雄穗。最适发病温度为24—28℃,且田间相对湿度高时流行迅速。近年来玉米南方锈病呈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趋势。据

2024-1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