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被内卷″玩坏″的杀虫剂爆品!氯虫苯甲酰胺小幅涨价背后的虚假繁荣

2025-04-09 16:48360

截至2025年4月6日底,农化市场中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价格上涨到22.5万元/吨,并开始出现轻微的反弹。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动态导致部分经销商陷入了抢购的焦虑之中。然而,对于那些对农化行业周期性规律有深入了解的业内人士而言,他们却感受到了潜在的危险信号。在这看似繁荣的市场行情背后,一个涉及产业根本的生存危机正在酝酿。这场价格的狂欢,无疑只是农化行业周期性波动中的一个短暂现象。


QQ20250409-104846.png

2024年1月—2025年4月6日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数据来源:中农立华原药)


一、专利到期杀虫剂霸主断崖式跳水


氯虫苯甲酰胺作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在专利保护期内,因其独特的鱼尼丁受体作用机制和防治效果,可谓是垄断下的高价神话。2022年专利到期前,原药价格一度高达250万元/吨,市场由富美实等外企主导,全球销售额连续10年突破10亿美元。2022年8月专利到期后,价格迅速跌至58万/吨,国内企业迅速涌入,原药登记证件数量激增400%,环评产能申报超25万吨(全球年需求仅1万余吨)。产能过剩直接导致2024年原药价格暴跌至21万元/吨(实际成交价:18万元/吨左右),较专利期高点缩水90%。2024年下游制剂企业因价格持续下行采取″低库存″策略,原药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被迫降价,形成″价格战→利润压缩→恶性竞争″的循环。


二、周期魔咒下的价格躁动


氯虫苯甲酰胺价格曲线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从250万元/吨到58万元/吨到35万元/吨,随后因产能集中释放跌至21万元/吨(实际成交价:18万元/吨左右)的低谷。当前涨价本质上是库存周期叠加季节性需求的共振现象:制剂企业为应对冬储提前备货,中间商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入场扫货,形成短暂的需求脉冲。但农药产品的强周期属性决定,这种由渠道囤货催生的虚假需求难以持续。历史数据显示,类似行情持续时间从未超过3个月。


原料成本上涨的叙事同样经不起推敲。关键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虽因环保限产导致阶段性紧张,但国内已有至少5家企业完成工艺突破,预计2025年产能将翻倍。这种结构性的产能扩张与农药需求的刚性特征形成根本矛盾。


三、产能堰塞湖与抗性陷阱


国内氯虫苯甲酰胺登记证数量在过去三年激增400%,现有产能已超3万吨,远超全球1万余吨的年需求量。更严峻的是,在建及规划产能仍有1.5万吨即将释放。这种野蛮生长导致行业开工率长期低于50%,价格战已成企业生存常态。某龙头企业半年报显示,其农药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折射出全行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恶化。


抗性危机正在动摇产品根基。2023年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在长江流域已达68倍,华南地区突破120倍。这种指数级增长的抗性倒逼农户加大用药频次,形成″抗性增强-用量增加-成本上升-需求萎缩″的死亡螺旋。某水稻主产区的田间试验表明,防治成本已从3年前的30元/亩攀升至55元/亩。


四、替代品构筑的市场铁幕


传统杀虫剂正展现出惊人的市场韧性。例如甲维盐、阿维菌素,两者合计占据鳞翅目害虫防治市场62%的份额。这种稳定性源于其不可替代的性价比优势:复配制剂成本较氯虫苯甲酰胺单剂低40%,持效期延长3-5天。更关键的是,经过二十余年抗性管理,主要害虫对这两类药剂的抗性始终控制在10倍以下。


新型替代品的崛起正在改写竞争格局。双酰胺类中的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登记企业已达28家,专利到期产品环丙氨嗪的田间防效比氯虫苯甲酰胺提升15%。这些产品形成梯次替代阵列,持续挤压氯虫苯甲酰胺的市场空间。某省级植保站的用药统计显示,氯虫苯甲酰胺在经作区的使用占比已从2020年的38%降至23%。


五、地下工厂″遇冷蛰伏,回暖复出″的灰色循环


在中国农药行业,氯虫苯甲酰胺地下工厂的泛滥已成为一个顽疾。尽管该化合物尚处于专利保护期内时,地下生产现象就屡禁不止,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当市场价格跌入低谷时,部分工艺落后的小作坊会被动退出;而一旦原药价格进入上行通道,这些蛰伏的非法产能便会死灰复燃。既蚕食了创新企业的合法市场份额,又在行业景气周期中坐享价格上涨红利。这种"价格低谷洗牌、行情回暖复出"的游击模式,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更削弱了农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效力,使得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农化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从来都是产业变革的先兆。当价格信号与供需基本面产生严重背离时,往往预示着行业洗牌即将到来。对于氯虫苯甲酰胺而言,短期价格躁动不过是产能出清前的回光返照,真正的行业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些沉迷于炒作行情的投机者,终将在周期铁律面前付出惨痛代价。


来源: 农资与市场官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柏连阳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水稻除草剂安全剂MNS@HBPCD
近日,柏连阳院士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IF5year=19.6)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salicylic rice safener fulfilled through supramolecular caps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天然产物的稻田除草剂安全剂研发模式,并成功合成了一种3-硝基水杨酸-苦参碱有机离子盐(MNS)。该离子盐能够通过激

2025-04-2215

嘧啶磺酰脲类除草剂嘧苯胺磺隆,未来可关注其在小麦田的应用
嘧苯胺磺隆 (orthosulfamuron)是由意大利意赛格(Isagro)和RiceCo公司共同开发的嘧啶磺酰脲类除草剂,2007年首次在美国以商品名Strada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防除水稻田莎草与禾本科杂草;2012年在中国首次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田中的稗草、莎草及阔叶杂草。2014年该化合物专利权人变更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目前专利期已于2

2025-04-2123

氧戊磺草酮(Lancotrione):日本石原研发的水稻田HPPD类除草剂
氧戊磺草酮(Lancotrione)是2013年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新型苯甲酰环己二酮类除草剂,2019年在日本以钠盐形式上市,即氧戊磺草酮钠盐(lancotrione-sodium)。从结构上看其与拜耳公司已商品化的呋喃磺草酮的结构类似。应用方面氧戊磺草酮同样可应用于水稻田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等。近年水稻田HPPD类除

2025-04-1732

新型PPO抑制剂类除草剂环丙吡草腈(Cyclopyranil),对水稻田高龄稗草防效稳定
环丙吡草腈(Cyclopyranil)是日本协友(Kyoyu)农业株式会社2014年开发的新型吡唑类除草剂,从结构上看,可看作是在拜耳公司双唑草腈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吡唑5位基团进行优化,使用环丙基甲基胺进行替换,得到的新化合物。其与双唑草腈作用机理和杀草谱一致,都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不同的是环丙吡草腈对于

2025-04-1433

农药制剂行业全景解析:从原料到终端全链路解析与战略增长路径
一、产业链全景结构及核心环节解析农药制剂行业的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下游应用场景及配套服务四大核心环节构成,各环节的协同效率与技术突破直接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空间。1. 上游:原材料与中间体供应体系(1)基础化工原料涵盖无机原料(硫磺、磷矿石、氯碱等)、有机原料(苯、烯烃、醇类)及溶剂

2025-04-1140

除草剂噁草酮登记证件224个,混剂产品登记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噁草酮(oxadiazon),又名农思它、噁草灵,属于一种其他类除草剂,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包括水稻、花生、油菜、大豆、棉花)、菜园(包括大蒜、姜、洋葱、胡萝卜)一年生杂草的防治,对千金子、稗草、狗尾草、马唐、鸭舌草、水苋菜、藜、婆婆纳、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对苍耳、繁缕防效

2025-04-1037

丙环唑销售价格迅速飙升后又快速回落!是何原因?
2024年7月14日丙环唑终端销售价格指数为105.47,到7月21日,价格指数增长至157.23,成为近期的巅峰,然后又逐渐下滑,这背后会是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1、季节性因素丙环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兼具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功能。7月作为北半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高峰期,丙环唑的需求呈现脉冲式爆发

2025-04-0939

环磺酮原药登记已达15个,这个玉米田除草剂″新主流″未来增量在哪里?
4 月中下旬以后我国北方和东北的春玉米开始陆续进入播种期,5 月底 6 月初,玉米将进入苗期,也将进入喷施苗后除草剂的关键时期,除草剂的需求也将进入旺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 年底,全国玉 米播 种面积为 6.71 亿亩,较上年增加了782.7万亩,增幅达到 1.2%。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草害也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稳产

2025-04-0354

美国EPA发布关于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的临时决定
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 近期发布了关于三种具有广泛真菌和抗菌特性的农药的临时决定 (ID)。这三种农药分别是百菌清、甲基硫菌灵 (TM) 和多菌灵 (MBC) 。这些农药因其较低的抗药性产生可能性,对各种作物的种植者以及其他抗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此次临时决定旨在针对这些农药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必要的缓解措施,以确保

2025-04-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