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盘点防治蓟马最常用的8种杀虫剂

2024-10-21 11:06680

蓟马为缨翅目、蓟马总科害虫,全世界己记述的蓟马种类有7400余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有400余种,常见的有西花蓟马、瓜蓟马、葱蓟马、稻蓟马等。蓟马个体较小,体长一般只有1-2毫米,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口器为锉吸式,以成虫和若虫锉破植物表皮,吸吮植物内的汁液,可危害作物的叶片、生长点、花朵、幼果等多个部位,同时还能传播病毒病等病害。

 

防治蓟马的药剂很多,目前已有登记用于蓟马防治的有效成分有30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烟碱类: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

 

(2)生物类杀虫剂:如甲维盐、苦参碱、藜芦碱、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乙基多杀菌素等;

 

(3)有机磷类:如倍硫磷、马拉硫磷等;

 

(4)氨基甲酸酯类:如甲萘威、丁硫克百威等。 

 

常见防治蓟马药剂

 

(1)甲维盐

 

甲维盐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是在阿维菌素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合成生产出来的,是一种半合成的抗生素类杀虫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害虫的神经传递系统来发挥作用的,具有胃毒和触杀的作用,经过3-4天的时间,会出现害虫死虫的高峰期。

 

(2)噻虫嗪

 

噻虫嗪属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它主要通过作用于害虫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使害虫出现麻痹并导致死亡,同时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具有高效、低毒、杀虫广谱等特点。噻虫嗪可广泛用于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烟草及果树等多种作物,不但可用于喷雾,还可用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灌根、蘸根等,可高效防治蚜虫、飞虱、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

 

(3)虫螨腈

 

虫螨腈是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以用于蔬菜、果树、大田作物上防治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类害虫,如菜青虫、甜菜夜蛾、菜螟、斑潜蝇、蓟马等多种蔬菜害虫,尤其是对鳞翅目类害虫的成虫防效很好。虫螨腈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施药后1个小时内就能杀死害虫,24小时达到死虫高峰,对抗性害虫防效高,特别是用于防治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脂类、菊酯类等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和螨类,有很好的效果。

 

(4)呋虫胺

 

呋虫胺属于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2014年在我国获得登记,它的作用机理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一样,也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以游离碱的形式到达作用点,通过与昆虫神经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作用,影响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引起害虫麻痹,并最终导致害虫的死亡。呋虫胺可广泛用于植物上刺吸式及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如蚜虫、稻飞虱、白粉虱、烟粉虱、蓟马等,除了具有直接杀虫效果外,呋虫胺还具有影响害虫摄食、交尾、产卵、飞翔行动等生理活动的作用。

 

(5)螺虫乙酯

 

螺虫乙酯属于新型季酮酸衍生物类杀虫剂,为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的生物合成过程来抑制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死亡。螺虫乙酯以胃毒为主、触杀为辅,可用于防治各种刺吸式口器等害虫,如蚜虫、蓟马、白粉虱、粉蚧、介壳虫、盲蝽象等,对成虫、幼虫、若虫和卵均有效,尤其对幼虫阶段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有效。

 

(6)噻虫胺

 

噻虫胺属于广谱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和其他烟碱类杀虫剂一样,作用于昆虫神经后突触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类作物上,用于防治蚜虫、叶蝉、蓟马、飞虱、盲蝽蟓、菜青虫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还可用于防治蒜蛆、韭蛆、根蛆、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多种地下害虫。

 

(7)乙基多杀菌素

 

乙基多杀菌素是一种生物杀虫剂,是由放线菌刺糖多孢菌发酵产生,低毒、低残留、对人和非靶标动物安全。乙基多杀菌素是多杀菌素的类似物,作用机理也相似,但它比多杀菌素更广谱,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缨翅目害虫等,目前在我国登记的防治对象主要为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豆荚螟、美洲斑潜蝇、蓟马、蚜虫等。乙基多杀菌素也是目前最受推崇的防治蓟马的杀虫剂之一。

 

(8)唑虫酰胺

 

唑虫酰胺属于吡唑酰胺类杀虫剂,通过阻碍线粒体代谢系统中电子传达系统复合体来发挥效果,具有触杀作用,并可杀卵和抑制产卵,杀虫谱广,具有高效、低毒、速效性好等特点,持效期可达10 天左右,主要用于对鳞翅目幼虫如小菜蛾、缨翅目害虫如蓟马等的防治。

 

除了以上这些药剂外,经常被用于防治蓟马的药剂,还有吡虫啉、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啉、杀虫单、溴氰菊酯、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等;还有一些药剂,虽然没有被登记用于蓟马防治,但实际生产中,也经常会被用于防治蓟马,如烯啶虫胺、吡丙醚、丁醚脲、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等。

 

来源: 公众号:叶雨拾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雷皮菌素:日本三井化学开发的16元环的生物源杀虫剂,可与阿维菌素类杀虫剂轮换使用
雷皮菌素(Lepimectin)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于1997年开发的16元环的生物源杀虫剂。其由著名的生物杀虫剂弥拜霉素(即米尔贝霉素)的结构改造物lepimectinA3(L.A3)和 lepimectin A4(L.A4)所组成。于2006年开始在日本登记,并于2010年上市,商品名为:Aniki,作为新型杀虫剂用于甘蓝、番茄、柑橘、草莓和葡萄等蔬菜和水果,主要

2025-04-2516

SDHI类杀菌剂氟唑菌苯胺,市场竞争对手都有谁?
随着农业病害抗药性问题日益严峻,新型高效低毒杀菌剂的研发备受关注。氟唑菌苯胺(Penflufen)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与广谱活性,成为全球植保领域的研究热点。氟唑菌苯胺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于2006年开发。其研发初衷是针对谷类作物根腐、纹枯、黑穗病等种传性土传性病害,填补当时SDHI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杀菌剂在种

2025-04-2423

柏连阳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水稻除草剂安全剂MNS@HBPCD
近日,柏连阳院士团队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IF5year=19.6)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salicylic rice safener fulfilled through supramolecular caps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基于天然产物的稻田除草剂安全剂研发模式,并成功合成了一种3-硝基水杨酸-苦参碱有机离子盐(MNS)。该离子盐能够通过激

2025-04-2233

嘧啶磺酰脲类除草剂嘧苯胺磺隆,未来可关注其在小麦田的应用
嘧苯胺磺隆 (orthosulfamuron)是由意大利意赛格(Isagro)和RiceCo公司共同开发的嘧啶磺酰脲类除草剂,2007年首次在美国以商品名Strada获准登记并销售,用于防除水稻田莎草与禾本科杂草;2012年在中国首次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田中的稗草、莎草及阔叶杂草。2014年该化合物专利权人变更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目前专利期已于2

2025-04-2136

氧戊磺草酮(Lancotrione):日本石原研发的水稻田HPPD类除草剂
氧戊磺草酮(Lancotrione)是2013年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新型苯甲酰环己二酮类除草剂,2019年在日本以钠盐形式上市,即氧戊磺草酮钠盐(lancotrione-sodium)。从结构上看其与拜耳公司已商品化的呋喃磺草酮的结构类似。应用方面氧戊磺草酮同样可应用于水稻田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等。近年水稻田HPPD类除

2025-04-1746

新型PPO抑制剂类除草剂环丙吡草腈(Cyclopyranil),对水稻田高龄稗草防效稳定
环丙吡草腈(Cyclopyranil)是日本协友(Kyoyu)农业株式会社2014年开发的新型吡唑类除草剂,从结构上看,可看作是在拜耳公司双唑草腈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吡唑5位基团进行优化,使用环丙基甲基胺进行替换,得到的新化合物。其与双唑草腈作用机理和杀草谱一致,都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不同的是环丙吡草腈对于

2025-04-1446

农药制剂行业全景解析:从原料到终端全链路解析与战略增长路径
一、产业链全景结构及核心环节解析农药制剂行业的产业链由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下游应用场景及配套服务四大核心环节构成,各环节的协同效率与技术突破直接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空间。1. 上游:原材料与中间体供应体系(1)基础化工原料涵盖无机原料(硫磺、磷矿石、氯碱等)、有机原料(苯、烯烃、醇类)及溶剂

2025-04-1154

除草剂噁草酮登记证件224个,混剂产品登记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噁草酮(oxadiazon),又名农思它、噁草灵,属于一种其他类除草剂,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包括水稻、花生、油菜、大豆、棉花)、菜园(包括大蒜、姜、洋葱、胡萝卜)一年生杂草的防治,对千金子、稗草、狗尾草、马唐、鸭舌草、水苋菜、藜、婆婆纳、异型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对苍耳、繁缕防效

2025-04-1049

被内卷″玩坏″的杀虫剂爆品!氯虫苯甲酰胺小幅涨价背后的虚假繁荣
截至2025年4月6日底,农化市场中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价格上涨到22.5万元/吨,并开始出现轻微的反弹。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动态导致部分经销商陷入了抢购的焦虑之中。然而,对于那些对农化行业周期性规律有深入了解的业内人士而言,他们却感受到了潜在的危险信号。在这看似繁荣的市场行情背后,一个涉及产业根本的生存危机正在

2025-04-0948

丙环唑销售价格迅速飙升后又快速回落!是何原因?
2024年7月14日丙环唑终端销售价格指数为105.47,到7月21日,价格指数增长至157.23,成为近期的巅峰,然后又逐渐下滑,这背后会是有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1、季节性因素丙环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三唑类杀菌剂,兼具杀菌和植物生长调节功能。7月作为北半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高峰期,丙环唑的需求呈现脉冲式爆发

2025-04-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