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美国国家新兴生物技术安全委员会(NSCEB)发布《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报告,围绕″巩固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目标,提出一系列战略举措,涉及国防、能源、农业等关键领域,展现出″攻守兼备″的竞争逻辑。
以下是《Charting the Future of Biotechnology》报告中针对中国的内容要点:
对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担忧
中国近20年来一直将生物技术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政策改革,如2015年药监体系调整等加速创新,吸引了大量西方投资和跨国药企合作。
报告认为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并在全球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若不采取行动将面临永久落后的风险。
对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限制措施
提议禁止与美国安全机构或卫生部门合作的公司使用被认定为国家安全风险的中国生物技术供应商。
建议要求上市公司若在″重点关注国家″使用单一供应链,须披露相关风险。
针对中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竞争策略
报告强调要保护关键生物基础设施并″反击中国的强力经济策略″,需提升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灵活性,并调查中国对生物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倾销行为。
建议制定政策阻止中国获取″美国的大量敏感生物数据″,并将生物数据视为地缘政治关键资源。
加强自身建设以应对中国挑战
建议美国国会未来五年投入150亿美元支持生物技术研究,其中50亿美元用于支持私营部门不愿涉足的高风险研究领域,10亿美元设立国家安全技术初创基金,并建立集中化数据平台和研究支持中心,以维持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对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点名及影响
报告点名中国生物制药龙头企业药明康德,其被认为″深度嵌入美国生物医药供应链″,药明康德的股价也因此出现大幅波动,反映出市场对中美生物技术″脱钩″的担忧。
一、强化国防部生物技术领导架构
国会应在美国国防部设立新的生物技术领导职位,包括在国防部长办公室增设国防部副助理部长,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门各设立三个副助理部长职位。新架构将改善国防部秘书办公室高级官员与军事部门新领导的协调,使国防部更有效地开展生物技术开发、协调、评估和监督,确保生物技术努力与国家安全目标一致,引领生物技术创新研发,在该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同时制定生物技术与私营部门联系的指导方针,监控相关劳动力招聘和保留计划。
二、提升生物技术在能源部的优先级
美国能源部多个项目致力于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使命,这些项目分散在国家实验室,由不同办公室提供资金支持。提升相关办公室作用,对继续并扩大能源部对生物技术的关注至关重要,相关提案补充了在能源部国家实验室创建新生物技术中心的建议。
三、完善美国农业部生物技术协调机制
美国农业部的生物技术政策和活动涉及研究与发展、推广和教育、监管监督、标签管理和贸易等多个机构。然而,目前农业部仅有一人协调整个部门的生物技术工作,难以应对众多相关活动。国会应通过两党农业生物技术协调法案和农业与国家安全法案,完善协调机制。
四、成立生物技术融合联盟
生物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融合(″生物融合″)形成多样复杂格局,既带来经济潜力,也带来合作挑战。联邦机构难以与生物技术行业,尤其是初创和中小企业建立联系,这些企业也常因生物技术应用不透明而难以获取联邦资源。国会应授权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成立生物技术融合联盟。
五、扩大并改进生物技术优先计划
工业生物技术不断突破,但面临现有低成本、大批量生产企业的竞争。政府可通过聚合和传达对生物技术产品的需求,帮助早期商业化公司向投资者展示产品需求。
六、推进食品供应链相关法案
近期供应冲击和高食品价格影响美国家庭,暴露食品供应链需增强韧性和多样性。食品供应链韧性和能力法案提供灵活政府支持贷款,助力启动或扩大相关制造项目。生物制造公司可利用融资降低风险,提供创新供应链方案,改善美国家庭经济状况。国会和行政部门应扩大并改进生物技术优先计划。
七、建立生物监测项目
国防部应建立生物监测项目,检测有害病原体。生物监测能系统监测环境中的病毒等生物实体,扫描疫情数据生成信息,为应对生物威胁奠定基础,确保美国生物技术行业准备充分。
八、设立全国性社区生物学实验室系统
国会应指示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联邦资助项目,创建全国性社区生物学实验室系统,促进民众参与非正式学习。社区生物学实验室向公众开放,是生物技术工作的自然途径,可激发人们对生物学的兴趣。但目前这类实验室少、规模小、运营预算有限,联邦支持将增强其全国可及性。
总体而言,《生物技术未来蓝图》揭示了美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短板,并针对未来发展及应对中国竞争提出 6 大战略行动及近 50 条建议(完整版详见附件)。
来源: 公众号:智种网NOVO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