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采购

  • 发布采购
  • 管理采购

发供应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下,中国农药产业韧性面临新考验

   2025-04-14 370
导读

植物保护产品(在中国多称作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生产资料,通过防治病虫害、调节作物生长等手段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已形成原材料-中间体-原药-制剂四环节产业链,并在环保政策驱动下加速向高效低毒方向升级。2024年农药原药产能释放导致价格底部震荡,制剂出口逆势增长。2025年,中美关

植物保护产品(在中国多称作农药)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生产资料,通过防治病虫害、调节作物生长等手段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已形成"原材料-中间体-原药-制剂"四环节产业链,并在环保政策驱动下加速向高效低毒方向升级。


2024年农药原药产能释放导致价格底部震荡,制剂出口逆势增长。2025年,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与产业韧性面临新考验,行业正通过技术革新与市场多元化应对复杂挑战。


QQ20250414-102528.png


01

中国农药中间体下游需求稳中有升,向高效低残留方向升级


绿色农药需求推动,环保型中间体占比逐年提高。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全球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的主要生产地。2024年中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为367.5万吨,对应中间体消费量约为735万吨。全国农药中间体形成以华东、华南及华北为核心的生产集群,其中江苏、山东、浙江三省产能占比超70%。在环保政策趋严背景下,行业加速整合升级,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供给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结构正向高效低毒方向转型,生物合成中间体及天然产物中间体增速显著,但部分高附加值品种仍依赖进口,国产化进程亟待加强。


02

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产能扩大,价格底部震荡


2024年,中国农药原药市场呈现″产能释放、价格承压″的阶段性特征。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政府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以及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目标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农药生产企业逐步实施搬迁改造计划,行业产能结构深度调整,致使化学农药原药产量从377.8万吨显著下降至208.3万吨,降幅达45%。此后逐渐回升,2024年因产能转移集中释放,产量大幅上涨至367.5万吨,同比增长38%,内蒙古产量跃居全国第三。华东和华北地区为主要生产区域,分别占总产量的50%和17%。


QQ20250414-102538.png


农药原药价格底部震荡。2024年,受需求走弱及库存压力影响,大部分农药原药价格延续下行走势。93种重要原药产品中,70个下跌,占比75%;16个上涨,占比17%;7个持平,占比8%。


1、除草剂


草甘膦和草铵膦原药价格下行。中国草甘膦原药价格震荡下行,草铵膦原药价格持续下跌,跌幅达23%。由于需求减弱及预期疲软,短期内两者价格或继续走弱,但成本支撑限制了下探幅度。


2、杀虫剂


吡虫啉和噻虫嗪原药价格继续下探。2024年吡虫啉原药价格先跌后稳,从年初8.73万元/吨降至8月7.12万元/吨,再反弹至12月7.23万元/吨;噻虫嗪原药价格先涨后跌,从1月5.80万元/吨升至4月5.86万元/吨,后跌至12月5.37万元/吨。受需求疲软影响,预计两者价格短期难好转,但成本支撑将使价格保持稳定。


3、杀菌剂


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原药价格涨跌互现。嘧菌酯原药价格持续下行,从年初的15.4万元/吨降至年底的13.9万元/吨,跌幅9%,预计短期内价格将以稳为主;代森锰锌原药价格先稳后涨,从1-5月的2.15万元/吨涨至年底的2.2万元/吨,未来几年需求增长或推动其价格稳步上行。


03

中国农药制剂出口需求继续扩大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政策驱动,中国终端制剂使用量逐年减少。2015-2022年,中国实行了农药和化肥的双减政策,农药使用量逐年减少。2022年农药的使用量为23.58万吨,同比降低4%,其中除草剂占41%,杀虫剂占27.0%,杀菌剂占26%,种衣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他类产品占比5%。


国际市场库存筑底企稳,农药制剂出口向好。2020-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出口在波浪起伏中调整、适应、提升。全球农药长达一年半的去库存后,有筑底企稳迹象,农药出口市场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和增长潜力。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出口金额为89.99亿美元,同比上升11%,前三大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仍为巴西(19.17亿美元,占比21%)、澳大利亚(6.67亿美元,占比7%)和美国(5.25亿美元,占比6%)。2024年中国进口金额为8.14亿美元,同比下跌16.4%,主要进口来源国家为日本、新加坡、德国、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等。自2023年制剂出口折纯量首次超过原药出口量,2024年出口差距又进一步扩大。


QQ20250414-102555.png


04

中美贸易影响


自2018年起,美国对中国的113种农药原药加征了25%的关税,同时对另外18种原药加征了7.5%的关税。2024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快速签署加征关税行政令。美国自2025年2月、3月分别起对中国产品实施10%的加征关税,随后4月份贸易战又升级(分别增加34%和50%),目前2025年中国出口至美国部分农药产品的综合税率已达到129%(本文数据更新至2025年4月10日)。


原药端,首先,全球农药原药产能的70%集中在中国,这一产业格局决定了美国在采购农药原药过程中难以规避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美国本土缺乏原药生产能力,印度虽在磷化物等传统品类具备局部优势,但难以实现全面替代。


其次,从原药价格波动性看,以草甘膦为例,其价格已从10万元/吨的峰值回落至2万多元/吨,美国市场对此类原药价格波动具有较强适应性。结合美国农业部门高额补贴政策及农户高收入水平,关税带来的原药价格波动对美国采购影响有限。对于非大宗原药,若特定品种因关税导致价格过高,美国企业可通过调整生产工艺采用更具价格优势的替代品类,产业调整具备现实可行性


制剂端,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金额仅5.25亿美元,占中国农药制剂总出口额的6%,美国市场并非中国制剂出口的主要方向,影响相对有限。美国可从其他国家采购制剂产品作为补充。


综合研判:


1.中国原药产业凭借全球70%的产能占比和结构性供应链优势,在短期内仍将维持美国市场的核心供应地位。但若关税政策持续升级,其进口商将加速向印度、东南亚等地区转移采购重心。


2.当前贸易战虽处于焦灼状态,但长期持续的可能性较低。建议中国对美贸易商保持冷静观察。


3.由于中国农药生产能力充足且美国进口占比较低,中国对等关税对国内农业影响较小,整体风险可控。


观点


中国农药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及持续竞争力,其竞争优势源于三大核心支撑:


政策导向明确的战略保障。农业作为国家安全的"压舱石",始终占据政策核心地位。在《"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2025年农药生产企业缩减至1600家以下,经营门店控制在30万家,建立"扶优汰劣"的调控逻辑。2024年政府通过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制度,系统性淘汰15%高毒农药产能,推动行业兼并重组,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这种政策导向为农药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完备的农药产业体系,形成″中间体-原药-制剂″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格局。作为全球最大原药生产基地,我国掌握全球70%原药产能,具备从基础化工原料到终端制剂的完整生产能力。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面对复杂国际形势,该体系有效增强供应链韧性,抵御外部风险冲击,为保障全球农药供应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农药市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占比超75%,行业形成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市场环境。该类企业依托市场化运营机制,展现快速决策、弹性生产与精准响应的突出优势,能够敏捷应对国际市场波动与需求变化。例如在印度菊酯类产品近年来较多进入美国的情况下,出口其他区域数量下降,中国企业灵活调整承接了其他国家市场。


在″双循环″战略引导下,民营企业加速技术升级与海外产品注册登记,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兴市场,成为推动行业国际化进程的核心引擎,充分彰显我国市场机制的适应性与创新活力。


来源: 中国化信咨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hr1688.com/news/show-91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744811595@qq.com。
 
更多>同类资讯
  • chr168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7834862058

请手机扫码访问

客服

客服热线:17834862058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